2025年“世界湿地日”宣传3:创建湿地公园 护佑地球之肾
发布日期:2025-02-14 11:2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湿地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文化之源,有水才有生命、有水才有生计、有水才有生机。加强湿地保护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金华、生态浙江的重要载体。一条江河、一个梦想、一方文明,一泓碧水、一道风光、一种风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金华湿地之美。
1.浙江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
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浦江县境内浦阳江的上游流域,公园范围从浦阳江源头(花桥乡)至浦阳江与义乌溪交汇处(黄宅镇三江口),包括通济桥水库、翠湖、浦阳江上游干流及期沿河区域。占地面积1290.62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536.73公顷,湿地率41.59%。共有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功能区划。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上游“河流—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与修复为核心,以湿地治水生态文明宣教与弘扬地域文化为特色,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丰富的湿地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打造我国东部丘陵山区“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公园建设典范。经过5年试点,2021年成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2.婺城九峰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婺城九峰省级湿地公园于2018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局批准建立。公园地处婺城区西部,位于首批国家级生态乡莘畈乡和历史文化名镇汤溪镇境内,其水系属钱塘江水系,湿地总面积354.8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08.55公顷,湿地率达到86.95%。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库塘。河道曲折、河岸自然、洲滩众多,湿地植被有银叶柳林、枫杨林、香樟林、芦竹群系、斑茅群系、细叶水团花灌丛等多个群系,湿地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驳岸生态自然,蜿蜓的溪流与河心洲、沿岸漫滩和周边农田相得益彰,形成了结构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功能完备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在浙江中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特点。沿莘畈溪分布的寺屏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系布局巧妙,湿地文化浓郁,有“百年七星照,千年一水通”之美誉。
3.金华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金华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中心区,占地总面积117.96公顷,其中规划湿地面积76.34公顷。公园是新区中心区唯一1座人工库塘湿地公园,也是新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因此被称为新区的“后花园”。公园内的满塘水库修建于1955年,水库北岸滨水区块于2014年改造提升后已初步建成并开放。每到开春时节,偌大的公园色彩斑斓,郁金香、梨花、桃花、海棠竞相绽放,加上亲水平台、游步小道共同造就了公园的浪漫休闲氛围。2018年,经省林业局批复同意,建设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重点将对公园南侧及东西二侧进行保护恢复与利用规划,力争创建成为湿地景观优美、基础设施完备,兼具湿地生态旅游功能、运动休闲功能的省级湿地公园。
4.兰溪兰江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兰溪兰江省级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兰江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7年7月通过省林业组织的专家组评审认证,10月底获省林业厅批复同意建立。兰江省级湿地公园地处兰溪市中部,起于衢江、金华江、兰江三江交汇的横山大桥、南门大桥,止于兰溪、建德交界处的将军岩,涵盖兰江主河道及兰江故道形成的牛轭湖—香溪镇十里长湖。规划总面积1621.31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00.51公顷,湿地率为92.55%。建设总投资17150.93万元。兰江湿地公园是由河流、洲渚岛屿、洪泛湿地、牛轭湖、养殖塘、森林等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其湿地系统表现出来的自然水生态特征和水生态过程在钱塘江流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钱塘江中、上游地区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典型代表。兰江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07科270属375种,野生脊椎动物共有39目99科367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27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5.东阳东白山省级高山湿地公园
东白山省级高山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白山,规划地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仙女湖、鸳鸯湖以及东白天池组成,规划总面积83.27公顷,海拔825米,是典型的高海拔沼泽化草甸湿地与人工湿地在内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核心区位于东白山生态旅游区北端,自仙女湖至鸳鸯湖一带,由库塘、溪流、滩地、高山沼泽与连片的芦苇荡以及高山茶园构成的狭长区域,长约1682米,面积约74.97公顷。
6.东阳东阳江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东阳江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始于东阳江北源——白溪上游的东方红水库,顺溪流西南而下经东阳江干流西至东阳市界,包括东方红水库以下白溪干流、东阳江东阳市区段及其沿河区域。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42.00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389.08公顷,湿地率52.44%。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东阳市北部,主要为东阳江东阳市区段及其境内最大支流——白溪,涉及虎鹿镇、巍山镇、歌山镇、吴宁街道、六石街道、江北街道、城东街道、白云街道等8个乡镇(街道)。
7.义乌南江省级湿地公园
义乌南江省级湿地公园位于义乌市佛堂镇,湿地面积57.81公顷,是串联区域生态空间的重要生态廊道。流域面积广,下游河流形态自然,水草丰茂,历史文化深厚,生态区位重要,湿地率高,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与周边森林、农田构成和谐的“山—水—林—田”生命共同体,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明显,生态结构和功能相对健康、完整和稳定。在浙中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生态保护、科研宣教和人文传承价值较高,对区域河流湿地保育恢复和合理利用具有示范性。
8.永康石柱省级湿地公园
石柱省级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82.96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93.9公顷,湿地率50.32%。南起石柱镇新店村,沿南溪北至下里溪村南溪湾,东溯李溪而上以330国道跨李溪大桥为界,西以龙头岩—麦磨岩—蝙蝠岭山脊及南溪西岸为界,包括南溪新店段、厚仁段、池宅段及沿岸朗村村、塘花村部分水产养殖场等,行政区划上共涉及石柱镇9个村庄。该公园以李溪、南溪及其周边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恢复为核心,以饮用水源保护、河流湿地及其周边复合生态系统多维生态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挖掘湿地资源禀赋与人文内涵,打造生态系统健康、文化载体丰富、宣教能力强大、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形象突出与休闲观光兼备,具有浓厚乡愁意韵的浙中低山丘陵平原地区河流型湿地公园建设典范与生态旅游目的地。
9.永康杨溪源省级湿地公园
永康杨溪源省级湿地公园于2019年12月获省林业局批准建设,地址位于永康市东南部,范围包括杨溪南源—舟山溪,杨溪北源—新楼溪,杨溪水库库尾水域、滩地及三溪(舟山溪、新楼溪、长坑溪)汇水口区域,总面积267.01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有176.12公顷,湿地率65.96%,是在杨溪源水库上游建设的用于净化水质的人工湿地,日净化能力约4.6万吨;湿地分为人工湿地、田块式表面流、直流式生态沟、回流式生态沟、稳定塘、复合滤池、乔灌草截污净化系统、育苗与资源化中心、宣教基地等区块,种植有丰富多彩的水生植被是杨溪源湿地的最大特色,获评“全省十大最具特色湿地”。
10.武义熟溪省级湿地公园
武义熟溪省级湿地公园,包括武义县源口水库、熟溪河干流和武义江干流县域全段及其沿河区域,规划面积1422.2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1096.4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7.1%,2017年3月列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是典型的浙中河流型湿地。主要湿地类型有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和库塘湿地。湿地公园内建有湿地探索绿道、观鸟屋、宣教长廊等基础服务设施,近年来大力开展湿地保护、河道疏浚、植被修复等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使广大民众寓教于乐,提高湿地保护意识。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共有维管束植物126科320属431种,脊椎动物5纲30目67科208种。
11.武义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武义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地处瓯江上游,位于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南部。公园范围主要包括武义柳城畲族镇区南部的荷花物种园、宣平溪(古堰坝、东溪桥至三港电站水库段)、前湾村及江下村沿河宣莲种植田、三港电站水库及周边林地等区域。规划总面积185.00 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74.21公顷,湿地率40.11%。浙江武义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以宣莲种质资源及原产地“山水林田湖草”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以蔚为壮观的十里荷花、底蕴深厚的宣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畲族风情为特色,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所在区域优越的生态优势、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厚重的地域文化,打造生态系统健康、湿地景观优美、文化意韵浓郁、宣教体系完备、整体形象突出的瓯江上游河谷盆地“莲田—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公园建设典范。
12.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
浙江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地处磐安县盘峰乡,距县城安文镇40km,距诸永高速双峰出口25km,公园是国内少见的高山湿地公园之一,被列入我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2017年1月入围浙江省“十大最具特色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417.6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4.97公顷,湿地率15.6%。整个湿地是一个由库塘群、森林沼泽、草甸沼泽为主构成的典型的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并具有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内有杜鹃谷、杜鹃物种园、七仙湖群、“高山流水”和“天马坪”高山草甸等15处自然景观,核心区由念珠串状人称“七仙湖”的七个人工湖群组成,像天女撒下的一颗颗珍珠,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串珠状湖群之一。为了加大湿地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功能,2014年9月开始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分三期进行了生态保护与修复。截至目前,共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了湿地公园6400米巡护步道修建维护,220亩退化湿地恢复建设项目,完成了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与配置;并在湿地核心区设置了观测平台、护栏、排水沟等配套设施,建设了298平方米的湿地科普馆。2016年4月29日,七仙湖湿地公园开园。七仙湖湿地科普馆于2017年4月25开馆,并委托浙江省林科院对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开展全面调查工作,排摸湿地公园家底,为科学合理保护湿地资源提供基础保障。2018年对湿地公园进行了高山草甸生态修复及环湖科普长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