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林火智治 守护浙中绿水青山

发布日期:2024-12-06 10:55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浙江省金华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森林防灭火及城市安全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国家林草局、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守使命担当,强化防火预警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率先在浙江省建设“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实现林火数字化“精密智控”,全市森林灾害发生率、受害率均处历史低位,在全省林业考核实现“八年全优”,为全面推进全省防灭火一体化,高质量建设“森林浙江”提供了示范样板。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被誉为“浙江之心”,是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其森林面积9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28%,拥有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41处,全市2023年林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居全省第3位。

2021年2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部署数字化改革,省林业局在防火预警监测及信息化管理上提出了“全省谋划、金华试点”的推进思路。金华市深知森林防火工作在火情预防、部门协同、监测预警等数字化应用上存在短板差距,迎难而上、高位推动、大胆探索、主动作为,按照“一地创新、全省推广”、“以防为主、防灭结合”工作要求,以需求为突破口,筹措2000多万元资金,针对其“防”与“治”重点、难点问题多方位交流,修改完善技术方案,明确防火能力因子构成,创设森林防火能力指数;建立融合基础地理、风普调查、护林管理、监控视频等于一体的森林防火“一张图”,“纵(市-区县-乡镇-村)横(政府各职能部门)”贯通的林火防治闭环处置体系;制定全市统一的属地森林防火工作评价体系,多跨度协同打造“林火智治”数字化应用场景。

自2023年10月“林火智治”数字化应用场景正式实操以来,金华市全方位践行“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快速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创新智治应用场景,全面深化数据应用,主动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升森林火灾预警处置水平。

为做到防火未燃、守护“全链条”,金华市突出技防,强化多级联动,融合集成卫星遥感、高空监控、无人机巡护、护林巡护等多种监管方式;创新与应急、公安110/119警情对接,提升火情监测覆盖率;与行政执法、民政等部门互通互联,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多源监测体系。收集到的海量视频数据,通过林火智治分析算法进行深度挖掘与处理,自动识别并区分自然热源、云雾、烟尘等干扰信息。突出人防,实时监测1249名护林员上线情况,实现设点打卡、巡护统计、在线预警等功能,进一步压紧压实护林员巡护责任,构建“防”的阵地,实现森林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出动”,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在指挥调度、处置“零时延”过程中,金华市依据“属地属管”的原则,构建分级处置、多级联动的数字化处置流程,实现森林防火处置 “去中心化”,落实“135”火情快速处理机制,通过火情智能监控系统感知火情、确定起火点位置、自动同步推送报警信息至“一长三员”(“村级林长+林技员、早期处置队员、护林员”),1分钟确认信息、3分钟核实火情、5分钟出动人员。15分钟“一长三员”未及时处理,系统将启动火情升级告警机制,将告警信息推送至区市防火指挥部。

为实现智能评价、监督“全方位”,金华市进一步完善防火能力指数,建立51项防火能力因子库。重点选取护林员尽责率、考勤率、视频监控覆盖率、报警事件处置率、机具核查率等重点指标,形成全市统一的属地森林防火工作评价体系,实现考核“一屏掌握”,督导区县提升森林防火工作。后续作为动态体检工具箱,属地根据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需要,从“工具箱”中提取因子,建立一个“动态体检”模型,检测属地防火工作是否存在薄弱环节,以全面动态因子反映森林防火成效,实现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

为做到多跨协同、防范“全时空”,金华市林业局对接应急管等理部门建设的32个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点,获取森林火险信息、气温、湿度、风速、气象等相关数据,实现对整个森林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提高森林火险预报、高火险预警火险形势研判的精细化水平,提升森林火灾防范能力;实现气象雷达监测火灾试点应用,预警时间比卫片告警提前20分钟,空间预警位置偏差5KM以内,全面掌握市域内火情监测情况。

在探索与实践中,金华市突出科技赋能,加大创新技术应用力度 ,通过“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平台,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在前、提升能力”十六字方针,绘制四张绿色高分报表(一是压实防火责任主体的高分报表。创设防火能力指数,面向全市形成统一的属地森林防火工作评价体系。建立保障、预防、处置多维度的防火能力指数评价标准,实行“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可视化体现当前各地森林防火薄弱环节,通过通报、督办、约谈等方式督导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属地责任,有助于各级责任主体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助力长板加长、短板补短。二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的高分报表。“林火智治”应用场景累计上线323个高空监控,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把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处理,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并区分自然热源与火源,减少误报率,提高预警的精准度。自2022年试运行以来,已监测并捕捉到违规野外用火事件3万+,成功报警十余次森林火情,扑火队员早于人工报警30分钟抵达火场,阻止了十余起火灾事件。如今年9月,金华一山上发生森林火情,系统最早于12点38分推送告警,早期处置队员早于应急管理部门1个小时抵达现场,成功避免一次森林火灾。有力推动了森林资源管理从“脚步丈量”走向“云端管理”,发挥了数字应用、科技强林的作用。三是完善火情处置机制的高分报表。森林火情信息的发布遵循“去中心化”的设计理念,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林区的全天候、360度智能监控,将护林员、早期处置队伍、村级林长、乡镇人民政府、国有林场(自然资源保护地)、林业主管部门等单位统一联动调度,火情告警及时处置率达到95%以上,处理时长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打通终端见效“最后一公里”。四是夯实防火基础数据的高分报表。目前,系统已在金华全市域推广使用,累积收集护林员巡护轨迹数据1.5亿条,用户量达4800+,护林员日均在线数量1000+,日均收集护林员轨迹数据1万+,上报风险普查隐患信息4万余条,完成采集全市森林防火储备库161个,机具4.5万余件;火情早期处置队伍142支,共计3285人,实地绘制护林员网格1249个,实现林地护林网格全覆盖,摸清家底,切实做到“管用、有效”,形成了“金华市森林防灭火一张图”。发生火灾时,系统能自动调动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高位监控,同时系统资源库会将扑火队伍、林区水源、物资装备、应急通道等资源信息统一集成,科学实施远程调度指挥,实现森林防火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在下步发展中,金华市将围绕建设林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林业高水平现代化,全面提升金华林火数字化防控能力。一是升级装备,强化防控能力。2025年前建成500个森林智眼,加强监控盲区无人机应用,巡护覆盖率达90%以上,完善“高空信息网”,全面构建全市“森林防火电子信息图”,为森林火灾防控提供信息化支撑,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智慧之眼,守护浙中大地每一片绿意盎然。二是迭代系统,优化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平台,进一步迭代系统功能,实现火情仿真模拟、无人机应用、精细化巡护管理、应急预案落实、灾后评估等多方面的功能新增与强化,为全面推广全省森林防灭火数字技防、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提供示范样板。三是探索创新,推动科技防火。发挥现有高等院校、企业等科技力量,实现互相合作和科研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重点对森林火险预测预警、扑火战术、扑火效益评估、扑火指挥信息系统、个人防护装备、扑火人员培训等基础和应用课题进行攻关,努力推动科技防火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