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东23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3-07-19 21:4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金自然资规办建〔2023〕24号
卢江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轨道交通运营机制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是金华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的先导性工程,更是推动金义都市区共建共享的头号工程,提升市域经济融合度、画好都市区发展“同心圆”的示范性工程。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是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中体量最大、线路最长、车站最多、投资最大、运营组织最复杂的项目,社会影响大,关注度极高。目前单日最高客流量已突破23.1万人次,轨道交通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较多问题,现就如何完善轨道交通运营机制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一、加强政策支撑
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具有公益性,需适当对其运营亏损实施一定的政策性补贴。目前,市政府层面已出台轨道相关政策文件共4个,包括《金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条例》主要为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及其监督管理等相关内容,《关于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明确了规划控制和综合开发、资金筹措和管理、协调服务和运营管理、组织保障等内容,《金华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主要为轨道交通沿线区域的规划、建设、开发、管理等内容,《金华市区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主要明确了专项资金的来源、筹措和使用等内容,同时正在起草的有4个。
由市发改委牵头的《关于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更新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坚持规划统筹,强化规划约束,强化相关规划同步实施,强化风险管控,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范围内土地出让筹措建设资金,建立以综合开发收益保障轨道交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测算公司股份比例、经营性补偿责任的最终依据。
由市资规局牵头的《金华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意见》,明确了轨道交通总体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机制、部门分工等总体要求,建立了由市领导领衔的领导小组机制,明确了站点周边TOD综合开发范围为一般站半径500米、换乘站及重点站半径800米,建立了轨道线网规划、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轨道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三个层次的规划管控体系,并针对综合开发范围内的土地进行严格管控。同时也明确了市轨道交通集团在 TOD 建设开发、投融资、收益分成及运营的优先主导地位。
由市财政局牵头的《金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办法》《金华市区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补偿范围、补偿模式和资金来源及结算拨付,以及专项资金的来源、筹措和使用等内容。
同时也应逐步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制,逐步加大各出资方对运营主体的绩效考核管理,结合行业特点和项目实际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做到按绩效考核结果实行弹性补偿,防范“固化政府支出责任”风险,并将运营压力切实压实到运营主体,强化对运营主体的激励约束,充分发挥运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各项潜在收益,达到轨道交通运营降本增效,从而降低沿线政府的支出压力。
二、强化规划引领
以都市区轨道线网和市区轨道线网规划修编为契机,按照“无谋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做深、做实轨道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和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等工作,全面、系统地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金武永东、金兰线,提前谋划,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线网规划等的编制,同步开展线站位研究,从源头解决轨道站点周边配套和交通接驳问题,实现轨道给予城市的最大效益。
(一)已开展工作
金华市区已完成金义东市域轨道站点(金华段)周边用地控制规划,规划对市区11个站点周边用地进行控制规划,提出“簇群城市TOD”开发策略,从用地结构、开发强度、道路网络、慢行系统、城市风貌等五个方面提出市域轨道站点周边控制指引原则,形成站点周边控规调整建议方案。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已调整轨道大厦站、金华南站、塘雅车辆段站、东华街站等多个站点周边永农,并将调整出的用地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为后续站点周边TOD开发建设提供空间保障。开展了华东国际联运港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轨道大厦站周边以商务办公、居住功能为主,规划进出口1处商品展销馆以及1处片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服务主城区东部区域;规划金华南站周边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为主,包括大宗物资贸易服务、物流企业总部办公、电商花园办公、供应链管理、商业休闲配套等业态。开展了双溪西路城市设计,结合轨道双溪西路站和体育馆站周边TOD综合开发,按照300m、500m等不同圈层核心动力差异,集聚资源,差异实施功能混合、高密度综合开发,同时结合P+R强化地下空间开发,无缝衔接站点与周边商业、活动等公共空间,共同营造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都市活力场所。
义乌市已完成12个轨道站点(秦塘站计2个)周边区域的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站点周边发展定位贯彻TOD综合开发理念,涵盖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人居幸福社区、创业生产中心等不同类型,科学谋划了重大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商住开发。其中秦塘枢纽站区块,拟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的综合生活街区,含酒店、写字楼、住宅等,区块内土地计划今年出让;稠江站北侧正在建设城市绿地、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包括公交始发站和公共车位,预计2023年年底可投入使用;绣湖站结合周边已经开发的绣川府、胜利二区有机更新、香山小学(新建)、绣湖里(原农贸城整治提升改造)等多个项目,进一步开发西门老街、复合型邻里中心等,打造低碳乐行的幸福社区。目前,义亭站、官塘站周边原有较多永久基本农田,制约了站点换乘配套设施地完善,但关于占用和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的政策还未确定,待政策明确后我市将积极争取对永久基本农田的调整,努力腾出开发建设空间。
东阳市基于轨道线路周边站点与常规公交衔接现状分析,新增木雕城站、会展中心站、体育馆站、横店明清宫站5条公交线路,优化3条线路,目前已完成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线路全覆盖。下一步将根据各站点公交客流情况,适时优化调整线路方案,力争打通“最后一公里”,彻底改善市民出行环境。东阳共7个轨道站点,除建设中的横店高铁站外,均已安排落实配套停车场建设,其中人民路站为永久配建,木雕城站、歌山路站、会展中心站、体育馆站和横店明清宫站为临时配建,拟近期调整相关区域规划,增设永久配套停车场。各站点均已实现公共自行车及创享电动车配备。
(二)正在开展工作
市轨道集团会同我局正在编制的金华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规划和TOD综合开发研究,在交通换乘方面,提前谋划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及交通接驳,针对不同类型站点,对每个站点的公共交通接驳、非机动车接驳、出租车(网约车)接驳、P+R停车设施进行规划,针对性的提出空间管控要求和设计方案指引,为轨道交通接驳提供技术指引。同时结合在编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优化新增轨道站点公交接驳线路,扩大轨道站点接驳服务范围,提高接驳线路服务频次,提升公交接驳服务水平,延长公交接驳线路服务时间,强化与轨道服务时间的衔接,保障市民出行需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遵循TOD开发理念,强化“策划—规划—设计—实施 ”四位一体,按照“一站一特色”分期开展轨道站点的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优化调整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提升土地使用价值和开发收益,实现轨道交通综合开发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
三、拓宽收益渠道
一是通过持续优化站点周边配套设施以及合理落实公交等交通的无缝对接,形成虹吸效应,增加和集散客流,提升客流量,从而提高票务收入。二是利用运行电机车厢及各站点布设商业广告和自动售货摊点,增加经营性收入,弥补主业经营不足的缺陷。三是通过加强站点及周边土地的集约优化利用,推行“轨道+物业+产业”综合开发模式,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创收。 下一步,我局将朝着“扛旗争先创一流,崛起浙中交通先行”的目标,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断完善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加强服务意识,切实有效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洪俊武 联系电话:82468198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