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山甲日:蚁类天敌,森林卫士!
发布日期:2023-02-24 09:1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每年2月第3个星期六被定为“世界穿山甲日”,旨在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保护穿山甲。想必很多朋友最早认识到穿山甲,是在动画片《葫芦娃》中;在动画片中,穿山甲善良勇敢,智斗妖怪;在现实生活中,穿山甲也是“森林卫士”。穿山甲最明显的特征,全身覆盖着硬鳞(盔甲),鳞片间有细毛,仅头部、尾部和腿上没有鳞。
穿山甲简介:我国古称鲮鱼、鲮鲤、鲮鳢,是穿山甲科(Manidae),穿山甲属(Manis)的一类哺乳动物的统称。关于穿山甲最早的记载见于《楚辞·天问》:“鲮鱼何所”,东汉学者王逸注:“一云鲮鱼,鲮鲤也,有四足,出南方”。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认为穿山甲“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则准确指出穿山甲不是以鳞片诱蚁,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鳞甲类哺乳动物,作为哺乳动物中的活化石,穿山甲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近五千万年。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嗅觉灵敏,腹部柔软,夜行穴居。它们繁殖力低下,一般每年仅产1胎,每胎仅产1崽,母兽繁殖年限估计最多只有15年。穿山甲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所以是蚁类的天敌。据研究,一只穿山甲一年可以吃掉7000万只白蚁或蚂蚁,能使250亩森林免遭白蚁侵害。
目前全球已知存在8种穿山甲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在中国境内分布的主要是中华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