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1-25 16:17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要点

序号

任务

内   容

牵头单位

1

加强全域全盘统筹

加强规划统筹。建立全市“422”规划统筹体系,实现规划统筹引领

空间规划处、详细规划处

加强要素统筹。加强自然资源统筹管控,编制全市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专项规划

用途管制处、开发利用处

加强林业统筹。发挥林长制总牵引作用,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林长办

抓好自然资源助力共同富裕“四增六富”落地实施。完善六大行动方案及其配套措施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共富办、碳汇办

2

强化规划引领力

共绘都市区规划。推进全市市、县、乡镇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空间规划处

完成重点规划编制。2022年金华市区拟编制重点规划133项,其中续编55项,新编78项

详细规划处、空间规划处、技术中心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市区按照“做优一环、充实二环、拉开三环”规划建设思路,加快品质提升

详细规划处、空间规划处、用途管制处

加强规划审查管理。建立行政决策+技术审查的审查管理体系

详细规划处、空间规划处、项目管理处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空间规划处、详细规划处

3

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争取用地指标。贯彻省厅“强保障、优配置、优服务”意见,   推动金华“一强双优”18条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用途管制处、耕地保护处

科学安排土地供给。建立房地产系统性风险研判机制,加强土地招商与市场调控,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

开发利用处、市交易中心

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全面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探索建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开发利用处、土地储备中心、计财处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全市划定落实“工业红线”,力保全市40万亩工业用地“基本盘”。深入开展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

开发利用处、详细规划处

创新土地供应方式。鼓励全市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地方式,探索开展工业新业态用地(M0)试点

开发利用处、土地交易中心

加强矿产资源保障。探索“标准矿”出让及“出让合同+协议”管理机制

矿产管理处

做好项目规划保障。加强城乡风貌城市品质提升未来社区项目、三江六岸沿江公园等项目方案的规划管理

项目管理处

4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

编制生态修复规划。加快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划定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域,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耕地保护处、森林资源处、野保站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2022年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18个

耕地保护处、地质矿产处

加强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出台执行功能区新一轮政策

野保站

加快绿色矿山创建。提高全市绿色矿山建成率,争取有更多企业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矿产管理处

推进2.0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乡村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80个以上,上半年承办全省现场会

耕地保护处、国土整治中心

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60片

耕地保护处、国土整治中心

推进“两非”整治。常态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继续稳妥推进耕地功能恢复

耕地保护处

健全耕地保护机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

耕地保护处

严格监管土地征拆。修订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和社会保障政策

征收中心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多验合一”“综合测绘六条举措”等政策落地

行政审批处

地质灾害防控。巩固“三年清零”行动成果,加强隐患点后续管理

地矿管理处

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更新,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确权日常登记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确权登记处、调查登记中心

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推进国土三调成果共享应用。积极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应用途径,探索多元化共享方式

确权登记处

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迭代升级不动产登记与纳税、金融信贷+抵押登记、网络司法协作与不动产登记等“一件事”改革

调查登记中心、确权登记处

推进数字化改革。做好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搭建“1+3+3”功能架构,持续深化细化应用场景建设和推广应用

信息中心

5

高标建设森林金华

基本建成森林城市群。指导兰溪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国家森林城市1个

国土绿化处、林技站

全域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坚持科学绿化,深挖绿化潜力空间,扎实推进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生态廊道彩色林和一村万树行动

国土绿化处、种苗站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升碳汇能力

国土绿化处、森林资源处

实施林业产业富民工程。做大做强五大百亿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

国土绿化处、种苗站

实施科技强林、机械强林工程。着力打造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指导推进林草装备龙头企业等重点项目实施,不断提高林业机械化水平

林技站、种苗站

做好森林资源监测利用。完成森林资源年度更新调查,加快公益林与天然林并轨管理,规范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审批

森林资源处

加强森林疫情防控。加强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安全防护。持续做好松材线虫病等生物疫情疫病防治工作

林检站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优化推广“林火智治”应用场景,加快防火道路、生物阻隔林带和引水灭火基础设施建设

森林防火处

6

守牢安全执法底线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安全监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地矿管理处、森林防火处

完成城市地下市政设施普查。2022年12月底前完成普查工作,2023年6月前完成普查验收及入库汇交

行政审批处

完善执法体制机制。加强乡镇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执法业务培训、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完善执法装备配备

执法监察处、自然资源执法队、人教处

加强执法监察。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自然资源执法队、执法监察处

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持续滚动摸排,做到应排尽排、应报尽报

自然资源执法队、执法监察处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2022年力争实现“零败复”“零败诉”目标

法规处

强化信访矛盾化解。4月底前实现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相关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完成整改摘帽

执法监察处

7

不断强党建优作风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机关党委

推进清廉资规建设。深入开展“政治铸魂、清廉强基、正风肃纪、头雁引领、文化润心”五大行动

机关党委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干部队伍塑造变革能力。

人教处

不断深化“三服务”。全面推进闭环式全程服务、黏合式靠前服务、体系化联动服务、滴灌式精准服务、数字化智慧服务各项措施

办公室

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各县(市、区)局(分局)累计报送政务信息不少于600篇,获市级以上领导批示不少于60篇,报送调研文章不少于30篇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