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资源 >> 林业

森林古道-镌刻着八婺文明的印记

发布日期:2018-06-04 10:3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婺州。森林古道是古代经济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它镌刻着祖先文明发展的印记,见证了历史长卷所浓缩的辉煌与衰败,它以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成为各地丰富而宝贵的旅游资源。

  为摸清我市森林古道的家底和保存状况,强化森林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市林业局组织了全市森林古道资源普查工作,对推进编制森林古道保护规划、完善保护办法和政策、开展森林古道分级评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金华市域内共有森林古道316条,总长1471.2公里,不均匀的分布在各县域范围内。通过调查,各地森林古道资源丰富,沿线森林景观、森林人家、文物遗迹等分布广泛,近期各地拟投资总额23890万元,用以修复开发127条森林古道,总长度623.02公里。

 

  磐安的“十里红枫”朱锡岭古道被誉为“浙江十大风情古道”之一。古道建于北宋,全长十里,条石铺成,路基平均宽2米,东起磐安县朱锡岭村岭脚,西至东阳市西塘安,主要位于磐安县境内,是古代安文通往东阳、永康、金华的官道。古道保存完整,两侧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天然针阔混交林,枫树连片分布,并存有参天古枫20多株,一到深秋,满山红叶,似一片丹霞落在朱锡岭上。在岭头有一古村落,为泥墙黑瓦土建筑,现部分农 户居住。据起点不远处有“再思亭”古迹。另有牛头山古道、铜山岭古道、武松古道均被誉为“浙江最美古道”。

  拨云寻古道,依石听流泉。漫步于森林古道间,享受着乡村慢生活。这样的周末休闲模式,已成为广大市民追求的新方向。

 

  义乌的廿三里诸义古道为义东北与诸暨南部东白山地区人员、商品流通的交通要道,沿途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森林郁郁葱葱,群山苍翠欲滴。华溪湖镶嵌其中。森林覆盖率90%以上,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林分优良。自然景观有华溪湖、龙皇庙、青蛙戏水、乌龙喷水、龙湫飞瀑、象鼻岗、擎天石柱、千丈岩、胡天宝洞、仙女拜月、武岩远眺;森林景观:竹影泉声、千樟林、平滩闻涛;古村落:华溪村、王村口村;有农家乐3家,停车场2个。

 
 

  东阳的东岘峰古道始于东岘峰牌坊至笔架山脚,全长2.85公里,沿途有入口牌坊、松迎亭、“吴宁第一山”山门、岘峰书院、宝灵寺 、观音阁、天王殿、城市阳台、陈琼烈士纪念碑、日军入侵战壕遗址、白石岗、云鹤亭、松鹤亭、白鹤亭等众多景点,是市民休闲游览健身的好去处,古道修复一新,仍有一段保留老石板台阶。整体景观较好、道路系统完善,是条件最成熟的古道。

  普查中发现,森林古道的修复与开发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东阳市、浦江县等地均已请第三方机构拟制了古道修复开发规划,并由地方财政拨款实施。在各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古道的开发即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也为传承自然人文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